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2022最新单招计划及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22-04-12 11:19:50 来源:郑州计算机学校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高等职业学校。其前身是原陕西省中医学校、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陕西省蒲城师范学校、陕西省渭南农业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创建的“同州实业中学堂”。百余年来,培养出了大量各类专业人才,广泛分布在教育、卫生、农林、畜牧各个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如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陕西省原副省长王双锡、陕西省教育厅原厅长张克俭、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陈吾愚等知名校友。学校中药文献研究员刘寿山编撰的400余万字专著《中药研究文献摘要》开启了近代中药研究的先河,是继《本草纲目》之后我国又一部综合性中药文献巨著,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学校地处陕西东大门-渭南市,东临华山,北抱渭水,西望长安,南依秦岭,风景秀美,交通便利,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学校有高新、朝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80亩,建筑面积33.1万平方米。教职员工814人,其中专任教师523人,拥有博士50人、硕士225人、“双师”素质教师233人。聘请兼职教师139人、客座教授62人。馆藏图书85.9万册。教学用计算机1125台。校内实验实训室92个,中央、省级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24个。在校学生12000人。下设护理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农学院、3D打印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基础课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开设三年制高职专业38个,其中省级重点专业6个;五年制高职专业7个,涵盖了医学、教育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六个学科。

学校秉承“顶天立地、内外兼修”的办学理念和“遵循规律、文化引领、改革创新、开放融合”的办学思路,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坚持“面向职业办学,贴近产业办学,瞄准就业办学,政校行企联动办学”的办学思想,实行“六业贯通”人才培养计划和“三服务”办学模式,践行“明德、笃行、精技、强能”的校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学创新,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科技应用与开发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普通全日制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并重,培养与培训并举,搭建在校生、社会考生学历提升和职业技能培训立体互通平台,开展职业资格和专业技能“多证书”教育。除独立举办高等继续教育外,还与陕西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为广大考生提供丰富的多元选择。

学校围绕经济发展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走产学业一体化的办学之路。先后与江苏雨润集团公司、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渭南经开区“中国酵素城”、高新区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中德诺浩、陕西天佑医疗管理集团、大唐移动、世纪鼎利集团、新道科技等知名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意向。不断创新探索校地校企校产合作办学新模式。与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多国签署合作办学协议。通过校内外招聘会、就业实习基地、政府公益岗位、创业项目引导,提供就业一条龙服务,构建了学生就业“绿色通道”,就业率持续5年超过97%。

2015年,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6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主动适应国内外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用大胸怀、大视野、大思维系统谋划学校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对外交流,提升办学水平,促进转型发展。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逐步为学生搭建起符合国际潮流的高等职业人才培养基本构架,建设国内一流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温馨提示: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不妥或侵权,请告知,立删!

热门专业推荐

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关、企业、事业、公司等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应用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综合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搭建管理,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构建及管理能力、计算机硬件安装与维护能力、绘图制图能力、网页设计能力,并在建筑信息设计技术方面达到一定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熟悉信息科技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电子商务系统工程的开发、应用与管理的技术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平面(3D)设计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动漫设计、制作、绘画、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等技能,具备熟练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音视频剪辑(影视后期制作)

本专业培养以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和通晓视听语言的能力,同时熟练掌握包括数字化技术在内的各种剪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