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2022最新单招计划及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22-04-12 11:23:44 来源:郑州计算机学校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2年,从最早的苏南镇江商业学校,几经改制和整合,2002年由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和江苏省商业学校改建成高职院校,主要为商贸和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05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7年入选江苏省首批示范高职院校,2010年成为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是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国际合作办学与交流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单位、江苏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江苏省高职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单位、江苏省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学校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六朝古都南京,有江宁、光华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48亩,建筑面积41.42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2万余人。现有教职工近7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89人,双师素质教师达83%以上;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0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20人;学校设有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贸易与物流学院、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老年产业管理学院)(合署)、旅游与外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体育系、思政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等13个教学机构;开设13个专业群共45个专业,其中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是国家示范(骨干)重点建设专业,会计、国际贸易实务是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会计专业群、旅游管理专业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群是省财支持建设专业群,另有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学校现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课程3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8部,省级精品、重点建设教材(含立项)19部,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建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大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企业投入设备共建实训基地和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办学60多年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累计为江苏省乃至全国输送了7万余名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赢得了“江苏商界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深化“政行校企”合作,构建了专项合作型、紧密合作型、校企一体型等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校企“师资”共享、“人才”共育、“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学校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积极探索开办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招收留学生等国际化办学之路,提升了办学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

学校坚持“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并举”的方针,探索并实践“创、证、赛”相融合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推行“服务学习项目”进专业,搭建“三创”的就业创业教育平台,构建“专转本、专接本、专升本、3+2高职与本科分阶段培养、出国深造”的学生成长成才的立交桥。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作为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球的视界,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按“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的办学定位,依托长三角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


温馨提示: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不妥或侵权,请告知,立删!

热门专业推荐

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关、企业、事业、公司等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应用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综合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搭建管理,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构建及管理能力、计算机硬件安装与维护能力、绘图制图能力、网页设计能力,并在建筑信息设计技术方面达到一定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熟悉信息科技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电子商务系统工程的开发、应用与管理的技术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平面(3D)设计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动漫设计、制作、绘画、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等技能,具备熟练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音视频剪辑(影视后期制作)

本专业培养以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和通晓视听语言的能力,同时熟练掌握包括数字化技术在内的各种剪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