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的阶段介绍

发布日期:2022-04-12 22:39:02 来源:郑州计算机学校

从1946年ENIAC诞生到现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代。在推动计算机发展的众多因素中,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表1.1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代 年     限 硬     件 软      件 运算速度

一 1946---1958 电子管、磁鼓 符号语言、汇编语言 数千次/每秒

二 1959---1964 晶体管、磁芯 批处理操作系统
高级语言 如FORTRAN 数万—数十万次/每秒

三 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磁芯、半导体存储器 分时操作系统
会话式语言
网络软件 数十万—数百万次/秒

四 1971--- 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半成品存储器 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面向对象的语言系统 数千万---数亿次/秒

(1)从1946年到1958年是计算机发展的第一代。其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只有几千个字,用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由于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功耗大、造价高、使用不便,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部门进行数值计算。其代表机型有IBM650、IBM709等。

(2)从1959年到1964年是计算机发展的第二代。其特征是: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大量采用磁芯作为内存储器,采用磁盘、磁带等作为外存储器,使其体积缩小,功耗降低,可靠性提高了,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扩大到几十万字。同时计算机软件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FORTRAN,ALGOL60,COB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大大方便了计算机的使用。代表机型有IBM-7094机、CDC7600机。

(3)从1965年到1970年是计算机发展的第三代。其特征是用集成电路(intergrated circuit,IC)代替了分立元件。集成电路是把多个电子元器件集中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上形成的逻辑电路。第三代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每个基片上集成几个到十几个电子元件(逻辑门)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和每片上几十个元件的中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计算机已开始采用性能优良的半导体存储器取代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到几百万次基本运算。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寿命更长,功耗、价格进一步下降,在存储器容量、速度和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操作系统的逐步成熟是第三代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软件出现了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最有影响的是IBM公司研制的IBM-360计算机系列。

(4)从1971年到现在是计算机发展的第四代。其特征是以每片上集成几百到几千个逻辑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cale integration,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储器采用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基本运算。在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等,网络软件大量涌现,计算机网络进入普及时代。应用软件的开发已逐步成为一个庞大的现代产业。

第四代计算机中最有影响的机种莫过于微型计算机,它诞生于70年代初,80年代得到了迅速推广,这是计算机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温馨提示: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不妥或侵权,请告知,立删!

热门专业推荐

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关、企业、事业、公司等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应用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综合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搭建管理,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构建及管理能力、计算机硬件安装与维护能力、绘图制图能力、网页设计能力,并在建筑信息设计技术方面达到一定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熟悉信息科技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电子商务系统工程的开发、应用与管理的技术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平面(3D)设计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动漫设计、制作、绘画、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等技能,具备熟练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音视频剪辑(影视后期制作)

本专业培养以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和通晓视听语言的能力,同时熟练掌握包括数字化技术在内的各种剪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