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航天工业学校

发布日期:2022-03-30 17:40:13 来源:郑州计算机学校
遵义航天工业学校_http://www.jidianku.com_河南中专学校_第1张

遵义航天工业学校

学校简介:

遵义航天工业学校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原国家航天工业部)所属的工科类中等专业学校,是贵州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是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的“全国数控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学校座落于遵义市宁波路上,占地面积120余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学校现有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模具设计、机电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旅游服务等10多个骨干专业,且设备先进齐全。数控机加专业有大型数控设备50余台(套),普加设备有120余台(套)。机电电子类专业有60个岗位的电子产品装调生产线,焊接实训场可同时满足200个学生独立实训,有等离子电视及液晶平板电视维修实训场,冰箱维修实训场,机电专业配有机电产品装配实训场,学校自建实习车间、实习工厂、实验室近30个,各种仪器设备价值2000余万元。在校生达4000余人,教职工近20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2﹪。学校秉承“以技能武装人,发展人”、“做而后知不足”的核心理念和“宽基础、精技能、有特长”的培养目标。建校30年来为航天系统和全国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优良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学校不仅重视毕业生的就业率,而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多年来,学校为占领中职学生就业的高端市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现已有上百家用工规范、工资福利好的国内国际品牌企业和跨国公司及部分世界500强企业与学校保持着稳定、持久、深入的人才战略合作关系,为学生构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就业平台。2009年12月22日教育部督导团与省教育厅领导来我校调研考察后,专家组来函对我校作了“我们认为遵义航天工业学校是贵州省中职办学实力最强,成绩最显著的学校;是中央企业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典范,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为社会培养了很多人才。另外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具有创新意义和探索意义”的高度评价!

北校区即校本部:位于遵义市汇川区宁波路中段,占地面积70769平方米,建筑面积43176平方米,其中实训场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学生公寓可同时容纳约4000人住宿,二个大型食堂可容纳2000余学生同时就餐;有教室近90间,有400米跑道标准运动场;有60个岗位的电子产品装调生产线,高端电子产品检测调试设备45台,锡焊实训场可同时满足200个学生独立实训,有电视机拆装维修实训场,冰箱拆装维修实训场,机电产品装配实训场,有实习工厂、实习车间、实训场地及实验室30余个,各种仪器设备价值约1500万元。  

主要培养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学生。  

南校区:(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桃溪寺,原○六一基地812轻型汽车研究所)。建设有大型数控设备50余台(套)实训场、普通加工设备120余台(套)普加实训场、350个岗位的钳工实训场、机械拆装实训场、焊接实训场、计算机及CAD实训室、数控加工编程模拟实训室、酒店管理中式餐饮摆台实训场、中式铺床实训场、乐器演奏实训室等。目前,“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是省级示范专业。  

校史沿革:

遵义航天工业学校建校至今,历经了“建校~搬迁”、“生存与发展”、“变革与图强”三个阶段。回首走过的28个春秋,许多情节历历在目,难忘难舍,有奋斗的快乐,有生存面对的无奈,更有逢春的喜悦和期盼!  

“建校~搬迁”(1982~1992):1982年经原第七机械工业部批准建校,其前身为遵义机电工业学校,建于遵义县八里乡的一个小荒坡,俗称“猫儿坪”(是基地“下马”单位3214厂厂址)。附建基地南片区子弟学校。  

1983年起正式招生。10年间,只开设了“机械制造”和“无线电技术”两个专业,每个专业只招1~2个班(其中1991年和1992年均只招了一个班)。学制4年,生源主要来自基地和遵义地区优秀初中毕业生,为061基地培养技术人员和工艺员,学生毕业直接分配到基地各厂工作。  

1987年更名为贵州航天工业学校。1992年,随着三线企业布局的调整,搬迁到遵义市汇川区宁波路。  

“生存与发展”(1992~2006):学校本不在调迁范畴,但还是整体搬迁到现址。“不摘牌子、自生自灭”使许多教师感到前途灰暗,或调离学校另谋高就,或奔赴沿海重新创业。学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学校领导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扛起学校的大旗,开拓创新,利用基地企业搬迁之机,从搬迁厂引进部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由基地代学校招聘优秀的工科大学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大力进行教学研讨和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兴建适用专业,拓宽办学渠道,积淀“搬迁精神”,为生存、发展而不懈奋斗。1993年起,随国家教改要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学制由原来的“四年制”改为“三年制”。  

1993年,基地与遵义市政府(遵义行署)联合办学,学校更名为遵义航天工业学校,生源渠道得以拓展。顺应社会需求,学校广泛开展调研,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和“建筑施工与预算”专业,招收应届班级和成人中专班。  

1994年以后,进一步拓展外向空间,开办了“市场营销”和“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开始在四川、河南、湖南、广东等地招生,并在湖南南韶阳成功开办分校(分校规模最大时,分校在校生达1500人)。至此,学校生源遍及贵州全省各地州市,并有四川、湖南、河南、广东、重庆等外省(市)生源。1999年学校通过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评估,被教育部评为贵州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当时贵州省只有9所)。  

进入新世纪,“高校扩招”的社会惯性需求,促成了“压缩中专,发展中学”的格局,学校进入发展的波浪低谷。与此同时“中国制造”又蕴育着职业教育的无限生机,学校在权衡利弊,保证中学规模的前提下,开始酝酿如何拓宽思路,谋求外向发展空间。2004年实现实习工厂培训模式的转变,争取国债资金,大力发展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2005年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复评,随后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数控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成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数控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几年来为地方和基地培养了大批的数控技术人才。  

“变革与图强”(2006~今):2006年,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35号)强有力的推动下,我校迎来了新机遇、新希望。  

2006年,根据国家关于中央企业剥离社会职能的有关文件精神,中小学归属地方,航天中专开启了新的航程。  

尤其是2008年以来,学校转移工作重心,全力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技术技能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校企合作也迈出坚实的步伐,本着“为制造业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用工企业的需求,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企业量身打造差异化“订单和专门化”班级。两年来先后与贵州海尔、贵阳海信、振华深圳微电子、佳能(中山)、珠海松下、珠海藤仓、苏州微齿(意大利)等品牌企业、跨国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学校有在校生3000余名,分南北两个教学校区。北校区主要培养“电子技术应用”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南校区主要培养数控机加类专业和旅游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学生就业率97%以上。  

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75人,占教师总数的77%;高级职称22人,占教师总数的23%;“双师型”教师55人,占教师总数的57%;有研究生学历9人,硕士1人,占教师总数的11%。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5人,省级骨干教师8人。多人被授予“航天科工集团技术能手”和“061基地技术能手”称号。  

学校秉承航天精神走过了28个春秋,在“以技能武装人,发展人”核心理念引领下,为遵义地区和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为061基地、本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0年5月,学校已被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为贵州省首批30家“国家示范中职学校”的创建单位之一,全校教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国家示范中职学校”创建工程努力奋斗。经过28年的洗礼,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温馨提示: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不妥或侵权,请告知,立删!

热门专业推荐

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关、企业、事业、公司等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应用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综合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搭建管理,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构建及管理能力、计算机硬件安装与维护能力、绘图制图能力、网页设计能力,并在建筑信息设计技术方面达到一定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熟悉信息科技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电子商务系统工程的开发、应用与管理的技术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平面(3D)设计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动漫设计、制作、绘画、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等技能,具备熟练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音视频剪辑(影视后期制作)

本专业培养以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和通晓视听语言的能力,同时熟练掌握包括数字化技术在内的各种剪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