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职毕业在清华当老师”的新闻刷屏网络,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据了解,主人公邢小颖毕业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邢小颖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任教。邢小颖回应称能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一些职校的学生听感到很荣幸,希望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和激励。
针对“主人公以此激励职校生,会对学生造成什么影响”这一问题,网友们观点不一,展开激烈的讨论。
网友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观点:有人对此表示认可和欣赏,有人担忧这样宣传会误导学生的选择,也有人觉得不必大惊小怪,金工实习找职校老师很正常。
一起看看大家怎么说。
高级技师与高级工程师同级别待遇
@匿名网友 这则新闻内容其实是“高职毕业生利用专业特长教清华学子做锤子”。
说到高职毕业生,在很多工业类国企里的技师享受的待遇和设计岗的工程师是一样的!一些单位里的高级技师与高级工程师同级别待遇,特级技师与研究员(教授)同级别待遇,同样的岗位工资,同样可以享有分房分红等福利。
学历只是标签,一切皆可改变 @马力在知群 金工实习的地方都是专门的工作人员,车间里的老师会教大家。这里的老师应该和学校正式的讲师、教授不是一个体系,没有编制,有点像在工厂里工作,只不过工作是带同学实践,教的刚好是大学的学生。
如果以现在的情况,高职毕业想真到高校做有正式编制的老师是不可能的,别说清华,一般的985,现在硕士都不容易进去。
但是并不是说职校生就没机会,像清华这份工作就挺好,还可以后续继续读书或者找到其他更好的机会。
学历只是人生的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影响大不大?肯定大。但是是不是决定性影响?不是。一切都可以改变。更多的学习,提升自己,让自己的能力更强,这就是最基本的办法,无论做什么工作。
术业有专攻,职校毕业教技术很正常
有网友认为请高职毕业的学生做金工实习的老师很正常。术业有专攻,这些高职院校毕业的老师正是专业人员。
有人擅长读书,有人擅长技能,金工课请职校老师教没毛病
@匿名用户:我们金工课是清华毕业的老师教的,他们没有工厂师傅做的好是真的,这种课是让学生熟悉工艺,而不是让他们真的去做这个,不用学精,职业学校的老师来教没毛病。
有的人把读书的事情做好了,有的人把技能的事情练好了,都是值得学习的。而且互联网时代课程是可以共享的,但技能和器械就未必了。
一个老师厉害不厉害,就应该看他教出的学生是不是比他自己更好,而不是看他本身有多少头衔多高学历。
错位竞争值得鼓励
有网友认为:高校金工实习老师非常缺乏,这类岗位博士、硕士没有用武之地,既有理论又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才能胜任。这种错位竞争值得鼓励!
有网友认为:
媒体过于美化,容易误导学生
不能粉饰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问题
@知乎用户 这里面有个问题,很多人说不要被这个新闻骗了去读高职,我想问的是,很多人有的选择吗?
每年高考落榜生有很多,这些人该干什么去?复读?一年不行就两年?富人家有的是金钱和时间来拼,穷人家的孩子怎么办?
高中都还没有普及呢,大学能普及吗?但凡能去大学的,脑子被门夹了才会去中专、大专吧。
等大学普及了,是不是又要说不要被骗了,要去读研究生,要去读博士生,这样才有出路。
我觉得,问题不在于是不是一个新闻就能骗了很多学生,而更值得关注的是高职毕业后的就业环境,如何提高高职就业环境,以及大力普及高职教育后的一系列配套,而不是高职毕业后,就是一眼无尽头的工厂流水线工人,那么还不如不读高职,直接把就业年限放到初中毕业,认识字,就可以去工厂流水线搬砖了。
当然这个高职幸运儿就职清华金工老师,确实是个很励志的故事,但有多少人能这样,不是所有人只要努力都可以这样,等所有人靠努力时,这里面又会出现关系户了,不然都努力了,职位就那么多,怎么拼。
这个事情不能粉饰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在宣传高职教育时,配套如果不跟上,那确实会影响教学质量。
也有网友表示:关键是要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不是一两个无规则的特例
有网友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希望学生们考全日制本科。
@桔仔
金工实习的老师,其实是偏向高职的,因为本科生硕士生的课程里不会专门花几年操作机床。而且和学校内的老师,确实不是一个体制的,这里没有歧视的意思,纯粹实事求是的说。
我当然愿意为这位高职毕业生鼓掌,因为她在自己既定的道路上走好了。
金工实习确实是工科专业绕不过去的一门课,我当年金工实习,指导我的也不是本科生,有很多指导老师,甚至大专还没毕业,就被他们的老师拉来指导我们这些虽然名为211但啥都不懂的愣头青。
金工实习的老师,确实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一个好出路,但不要因为冠了「清华」两个字,就认为其水平就能和清华的其他师生看齐。
当如果道路还没定,例如你还在初中,我希望大家还是走上全日制本科的路,而非觉得高职也可以。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择业时,不要被新闻误导,不要以单位的名称为荣,而要以自己为荣。